通讯员陶惟容 摄影杨圣岚、王照星、谭陈胜玉、詹喆熙
暖阳轻拂着绿茵场,和风裹着桂香弥漫凌家山下美丽校园,气温正好适配每一份奔跑的热情 —— 升格本科后的武汉职业技术大学首届秋季田径运动会,就在这样宜人的秋光里如约而至。

10月22日至23日,艺术设计学院的运动健儿们,带着画笔般的巧思与奔跑者的热血,把艺术的灵动沁入赛场每一个瞬间,在跑道、沙坑、投掷区,写就最鲜活的青春故事。想看看这群“会用艺术点亮赛场”的少年如何绽放特有的光芒吗?请跟随我们的“镜头”,一睹他们的运动风采!

听!田径赛道上的呐喊最是动人!男子200米预赛的发令枪响,艺术设计学院的健儿们瞬间绷直身体,身姿挺拔如晨光里的青春雕像,每一寸肌肉都透着蓄势待发的力量。冲出去的刹那,他们摆臂利落得像设计稿里的流畅线条,蹬地有力如敲在鼓点上的节拍,风裹着他们的衣角向后飘,把“艺术的灵动”和“运动的刚劲”拧成了赛道上最亮眼的风景。

瞧!接力赛的赛道,成了“默契与速度”的秀场。艺术设计学院接力赛队员们,赛前凑在一起反复比划交接棒的角度,掌心的温度早已传递了信任。枪响后,第一棒队员像脱缰的小马冲出去,眼看要到交接区,第二棒队员提前迈开小碎步,伸手、递棒、接棒 —— 整个动作快得像一场“动态艺术表演”。赛道边的师生举着手绘加油牌呐喊助威,而赛道上的少年们你追我赶,把团队的凝聚力,跑成了最热血的青春轨迹。

请随着镜头转场!铅球赛场藏着艺术生的小浪漫。艺术设计学院的女生们站在投掷区,屈膝、转身、双手托球,一系列动作舒展又沉稳,竟带着几分舞蹈般的韵律。
有意思的是,一名女生在调整姿势时,不自觉把铅球当作“画笔”,抬手在空中比划出一道抛物线 —— 这可爱的小细节,逗得场边裁判和观众忍俊不禁,“原来艺术生投铅球,是在给天空画专属的弧线呢!”当铅球裹着劲儿飞向远处,场边的欢呼声混着少年们的笑声,在整个运动场上荡开。


赛场上青春飞扬,赛场外的温暖同样值得被定格。艺术设计学院志愿者们穿着亮色志愿服,像一群灵动的“小太阳”穿梭在各个角落:有人蹲在补给点,把矿泉水摆成整齐的“小方阵”;有人举着能量棒,眼睛紧紧盯着终点线。刚跑完1500米的一名选手,冲线后因体力不支有些眩晕,志愿者立刻递上矿泉水,旁边兄弟学院的志愿者快步跟过来,剥开一瓣清甜的柚子递过去 —— 不同学院的志愿者身影凑在一起,像一幅暖融融的“校园互助速写”,让赛场溢满家人般的温柔。

在这场青春汇聚的校运会上,艺术设计学院学子们跑出了速度、投出了力量,更把艺术的巧思、青春的鲜活、互助的温暖,都揉进了赛场的每一个瞬间。他们用奔跑诠释“奋进”,用默契书写“团结”,用细节传递“温度”,在凌家山下田径运动场上,奏响了一曲“艺体共生,青春澎湃”的昂扬乐章。而这份热血与温暖,也会成为他们青春里,最珍贵的“武职大校运记忆”。
审核:杨忠旭 责任编辑:娄修明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