通讯员张琴 摄影吕忠民
10月25日,由武汉职业技术大学承办的2025年青岛市“五金”背景下职业教育“金教材”建设能力提升国家级培训班(K3项目)在汉顺利结业。来自青岛、陇南两市中等职业学校的50名骨干教师齐聚武汉,围绕“金教材”开发的核心能力与前沿趋势,开展了为期10天的深度研修与实战演练,为区域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。
开班明方向、聚合力
10月17日上午,培训班正式启动。武汉职业技术大学校长何保华出席开班仪式并致辞,介绍了学校办学特色与育人成效,鼓励学员把握机遇、学以致用,并作《以高质量科研支撑高职院校教师能力成长》首场专题报告,从政策导向、学校实践与教师发展三个维度,深入阐释科研赋能教师成长的核心路径。

随后,智能商务学院副院长张明勇就培训目标、课程设置与组织实施作了详细说明。现场还组织了团队拓展活动,学员们在协作中快速融合,展现出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。
专家传理念、授实技

全国电子商务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秘书长、职业教育国家在线精品课程主持人吴洪贵以《职业教育“五金”战略深度解析与金教材定位》为题,强调教材编写须坚持以项目为驱动,教学能力大赛须落实“真项目、真任务、真考核”,为学员厘清“金教材”在“五金”体系中的定位与发展方向。
湖北职业教育研究院李洪渠教授在《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》报告中,提出新时代职教教师应弘扬教育家精神,把握职业教育数字化、国际化等十大趋势,围绕“全面升级、提高贡献力”规划成长路径。
在AIGC赋能环节,武汉职业技术大学王忠元教授通过《AIGC赋能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开发》课程,现场演示如何运用AI工具高效生成教材内容与配套资源;武汉职业技术大学杜志琴则聚焦教师“资源形式单一、设计耗神、制作耗时”等痛点,系统讲授提示词技巧与AI资源开发实战方法,助力教师智慧备课。

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钱廷仙教授以全国优秀教材一等奖作品《破局与革新》为例,解码一流教材应具备的思想性、先进性与规范性,完整呈现从开发到推广的全流程实战经验。

职业教育国家在线精品课程主持人、武汉职业技术大学张明勇教授解析《对分课堂教材开发与应用》,阐释该理念如何重构教材编写逻辑,并通过案例验证其在激发学生主动性、提升课堂实效方面的价值。
实践强能力、促转化
培训班还设置了行业专家分享一线岗位经验、实地走访企业、参观实践教学基地等环节。
在专家分享环节,机械工业出版社胡彦斌系统解析活页式、工作手册式教材的开发要点与评审规则,引入PGSD模型、分享思政融合与数字教材开发路径,为“金教材”申报提供清晰指引;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刘俊在《AIGC辅助教材智能体开发》课程中,聚焦数字教材“融合、交互、智能”三大特征,展示AI助教、知识图谱等创新形态,描绘智能化教材的未来图景。

学员们还参访了武汉秋叶教育科技有限公司,深入了解社会需求驱动下的教材开发实战经验与前沿理念,促进教学内容与企业标准深度融合;参观武汉职业技术大学实践教学基地,围绕实训实习教学的组织与管理开展现场教学与交流。

本次培训以前沿理念系统引导、以实战任务驱动能力提升,有效拓宽学员视野、淬炼专业素养。参训教师一致表示,将把培训所学融入教材编写、教学改革与竞赛实践,积极投身“五金”体系建设,在课堂与教材中融入产业新知与技术素养,为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贡献智慧与力量。
审核:敖锋 责任编辑:娄修明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