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网讯(通讯员苏琴 摄影李小伟)10月24日,武汉职业技术大学连锁经营与管理专业联合新力有家举办的“解码业态,深研零售” 校企联合研学活动顺利收官。
本次活动为期三天,师生一同走出课堂、走进零售行业一线,深入新力有家便利店、悦活里超市、山姆会员店、胖东来等多家行业标杆企业,以“沉浸式体验 + 深度调研”模式,搭建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桥梁,让学生在真实商业场景中洞悉连锁经营奥秘,为零售行业培育具备实战思维的未来人才。
走出课堂:研学之旅,从“观察”到“探索”
活动首日,连锁经营与管理专业学子走出课堂,聚焦三家“新力有家特色门店”开展研学。武汉职业技术大学产教融合实践中心店,主要围绕学生群体布局零食、文具与便捷餐食;梧桐苑社区店,则以生鲜、日用品贴合居民需求;新发展中心店,为白领定制咖啡、早餐与打印服务。
“同品牌门店的差异化运营,让‘因地制宜’不再是课本里的词汇。”学生李伊莲分享了调研收获。



随后,研学队伍前往山姆会员店(武汉光谷店),解锁“仓储会员制”的商业模式。学生们手持调研表,记录商品的SKU数量与大包装规格,体验会员专属的试吃服务与仓储式陈列,深入思考“会员费背后的价值逻辑”。

当天下午,悦活里(群星城店)的 “生鲜引流” 策略成为调研重点,师生们穿梭在生鲜区,观察水果、蔬菜的陈列方式与促销活动,分析生鲜品类如何带动超市整体客流。
深入调研:以“商业侦探”视角,解码零售核心竞争力
研学第二日,团队奔赴许昌胖东来,开启“商业侦探”模式。在胖东来天使城,各小组围绕“服务流程”“顾客体验”主题,记录员工的服务细节 —— 从进门时的微笑问候,到商品退换货时的便捷流程,再到免费提供的包装、充电服务;学生们主动与顾客、员工交流,收集真实体验案例;连锁专业的李小伟老师结合现场场景,为学生细致讲解胖东来的陈列逻辑与服务特色。

“如果说,传统超市是‘商品搬运工‘,那么胖东来就是‘生活服务商’。”在胖东来时代广场,学生们通过观察与访谈,深刻体会到这一差异:超市内设置的“儿童托管区”“宠物寄存处”,员工主动帮顾客提重物的举动,甚至是卫生间里配备的护手霜、漱口水,都学生对“服务创造竞争力”有了新认知。

成果落地:从“思考”到“建议”,培育未来商业思维
研学第三日,团队在凌波楼501教室将三天的调研数据、访谈记录转化为结构化分析报告。当天下午,各小组借助 PPT 展示研学成果 —— 或分析不同便利店的客群匹配策略,或对比山姆与胖东来的商业模式,或提出悦活里生鲜区的优化建议。汇报内容逻辑清晰、数据详实,部分小组还创新采用“情景剧”形式,再现调研中的服务场景。

活动最后是优秀评选及颁奖仪式。商学院副院长胡辉、连锁专业教师李小伟、新力有家实践中心团队高管组成评定小组,根据小组最终汇报成、每日作业质量、遵守纪律表现等多维度评分,评选出 “优秀个人”“传媒达人”“优秀小组”,其中“优秀个人”获得新力有家连锁经营实习直通卡,“优秀小组”解锁“产品体验官”名额与自有产品大礼包,“传媒达人”则收获新力有家储值卡。

本次研学活动是武职大与新力有家“产教融合实践中心”的重要举措,也是双方现有“新力有家订单班”的实践延伸,进一步打通课堂理论与零售一线场景,助力订单班学生提前适配企业运营模式。
谈及合作深化方向,商学院副院长胡辉表示,将以订单班为核心升级培养体系,一是联合新力有家更新教材,新增“客群分析”和“自有品牌运营’等实战模块;二是为订单班增设“季度轮岗实习”,覆盖多岗位全流程实践;三是建立“双导师“机制,配备学校导师与企业店长,开通“实习-入职绿色通道”。
新力有家门店运营经理马逸远表示,公司高层高度重视订单班建设,后续将开放更多核心门店作为订单班实践基地,安排店长进课堂授实战课,邀请学生参与新品测试、促销设计,以“订单班 + 研学 + 轮岗”模式,推动校企从“人才输送”向“协同培育”升级,为零售行业输送复合型人才。
审核:胡辉 责任编辑:娄修明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