建筑学院师生直击智能建造前沿 筑牢“好房子”事业人才底座

发布者:xww发布时间:2025-11-01浏览次数:13

       新闻网讯(通讯员武敬)10月31日至 11月1日,武汉职业技术大学建筑工程技术专业240余名师生分批赴约中国光谷科技会展中心,打卡“2025国际(武汉)智能建造产业博览会”,在沉浸式参观研学中感受技术革新力量。      

       这场以“发展产业互联网、共建‘好房子’”为主题的行业盛会,由中国建筑业协会、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、国家数字建造技术创新中心指导,中建三局、华为、清华大学等25家单位联合主办,集中展示了1300余项智能建造领域创新成果,为师生搭建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沉浸式参观研学平台,助力大家精准把握行业数字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转型脉搏,为成长为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积蓄力量。

       学生视角:感受技术革新力量,激发专业认知与行业信心

       作为“十四五”智能建造试点收官之年的重要行业展会,本次博览会设置“好产品、好设计、好材料、好建造、好运维、好城区、国际化”七大展区,汇聚了全球13个国家和地区近200 家企业的前沿技术与产品。师生们循着展区脉络,系统了解智能建造全产业链的创新突破,直观感受从设计、生产、施工到运维的全生命周期变革。 

       参观过程中,建筑工程技术专业2023级、2024级学生表现出浓厚兴趣,结合专业基础知识深入思考并进行交流,分享观展收获。

       建工23301班张姝彤表示对管道巡检机器狗印象深刻:“它通过四足仿生设计与多传感器融合技术,能自主深入复杂管道环境,精准识别泄漏与腐蚀隐患,彻底改变了传统人工巡检的高风险、低效率模式。”

       建工24301班王宇轩则重点关注了垂直交通与结构体系的革新:“曳引式多轿厢循环运行电梯,通过智能调度系统,实现了高峰时段候梯时间缩短60%以上,为超高层建筑提供了革命性的解决方案。而新型榫卯组合结构体系,通过标准化节点连接,在保证承载力的同时,比传统钢结构节省约30%的钢材,造价降低15%-40%,其综合经济效益和施工便捷性令人震撼。”

       前沿科技带来视觉冲击,引发学生对行业未来的思考。建工24301班朱传龙在“四合一创新墙体”前驻足。“该墙体集成了结构、保温、隔声与光伏发电功能。这才是真正响应‘好房子’理念的绿色建材!”

       建工24301班覃金龙在智能钢构件工作站前,听闻“一台工作站日加工量达4-5吨,一人可监管四台”的介绍后,表示深刻意识到传统人力劳动正被自动化工作站取代,未来必须掌握编程、运维这些系统的能力。

       教师解读:剖析技术内核,链接教学与产业

       参观研学带队教师武教授在现场结合展品开展深入教学,剖析智能工作站时指出:“这套系统实现了从BIM模型到零部件下料、焊接、检测的全流程自动化,是数字孪生技术在建筑制造环节的完美落地。”

       针对学生感兴趣的循环电梯,她进一步阐释:“其核心技术在于环形轨道系统与智能调度算法,通过轿厢在井道顶部和底部的自动变轨,实现乘梯随到即乘、运输高峰无拥堵。能量回收与再分配技术综合节电率达30%,再生能源转化效率90%”。这代表了‘好运维’的发展方向。”

       专业教师张润智则从行业标准角度解读了榫卯组合结构的意义:“随着《榫卯连接装配式组合结构技术规程》的实施,这项技术已步入标准化、规模化应用新阶段,它从本质上革新了传统钢结构的制作与安装模式,在提升结构安全性的同时,实现了建设成本的大幅降低和施工速度的显著加快,是迈向‘好建造’的典范。”

       共识:聚焦行业变革,共担时代使命

       展览主办方邀请中建科工的企业工程师进行现场点评,他指出:“管道巡检机器狗不仅解决了狭窄空间、危险环境的人工巡检难题,其采集的数据更能直接对接智慧运维平台,实现预测性维护。这正是‘好运维’的关键,即从‘被动检修’转向‘主动防控’;而榫卯组合结构更是实现了主体框架造价的突破性控制。行业的快速发展,迫切需求既精通建筑工程技术原理,又能应用智能装备与数据分析的新型技术人才。”

       在沉浸式参观研学中,师生们认识到,当前建筑行业正经历着从传统建造向智能建造的深刻变革,而博览会上展示的绿色低碳技术、智能运维系统和工业化建造体系,正是对住建部“好房子·6633”理念(即解决六大住宅问题、完善六大居住功能、强化三级社区配套、创新三类住宅产品)的生动诠释。

       全程参与组织协调本次参观研学的辅导员童晓龙、马晓俊表示深有感触:“组织学生参加这样的行业盛会,既能帮助他们建立专业认知,还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行业使命感。看到同学们在展位前热烈讨论、认真记录的场景,我们深切感受到实践育人的重要性。”

       王冰老师说:“这次展会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教学案例。我将把所见所闻转化为指导学生技能竞赛的素材,尤其是在智能建造技术应用方面,帮助学生更好地对接行业最新需求。”

       赵亮老师则从教育者责任角度提出:“作为专业教师,我们必须保持敏锐的行业洞察力,将智能建造、绿色建筑等前沿内容有机融入课程体系。同时要与辅导员老师加强联动,共同引导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。”

       辅导员童晓龙补充道:“我们将以此为契机,组织开展主题班会、职业生涯规划讲座等活动,帮助学生将参观收获转化为学习动力,明确成长方向。”       

       在两天的参观研学中,师生们系统了解了智能建造产业的数字设计、智能施工、智慧运维等新业态,明确了知识补充和能力提升的方向,激发了投身“好房子”事业的热情。面对行业转型升级,专业教师表示需持续更新知识体系,将产业前沿动态转化为教学资源,以产业需求为导向,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,增设智能建造相关核心模块,强化BIM 技术等实操教学,推动课堂理论与产业实践深度融合;辅导员们表示要做好学生思想引导和生涯规划;学生们表示要珍惜学习时光,在掌握传统工程技术的同时,积极拥抱新技术、新工艺,培养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综合能力,为推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做好充分准备。

       审核:陈竣  责任编辑:娄修明

返回原图
/